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高市明德國小至佳平分校進行交流
高市明德國小至佳平分校進行交流
作者:舞棟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3 更新時間:2013/5/1 文章錄入:kang
【記者 舞棟 屏東報導】高雄市明德國小在民間團體中華天使兒童村協會-高雄天使兒童村的穿針引線和大力支持協助下,至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小佳平分校進行了一天的學童城鄉交流活動。學童體驗了射箭、手製琉璃珠手鍊及排灣族傳統食物,還學到許多排灣族文化,都說不虛此行。
交流活動開始前,由屏東縣泰武鄉孫萬教鄉長親自接待,在鄉公所簡報室介紹泰武鄉的好山好水好環境,竭誠的歡迎明德國小的來訪。在城鄉交流的活動中,明德國小的四、五年級學童學習到了排灣族的器具、服飾和雕刻文化,也親手製作了琉璃珠手鍊和項鍊的手工藝創作,更進行了部落的傳統射箭體驗,享受親手拉弓射靶的快意。而佳平分校的學童,也欣賞了明德國小四、五年級帶來的舞蹈演出和獨輪車花式表演,同時也讓佳平分校學童體驗騎乘獨輪車,獨輪車運動為明德國小發展之學校特色。最後,兩校師生在排灣族的聯歡舞蹈和學童的交換禮物下,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並期許有下一次的文化交流活動。
明德國小五年級學童彭羚華說,今天的城鄉交流,真好玩,我體驗了射箭還有交換禮物,我好希望學校可以再舉辦一次像這樣的城鄉交流。五年級徐果如和黃冠霖說,謝謝學校安排這樣的文化交流平台,讓我們的雙人舞蹈有機會表演給大家看。四年級學童李采軒說,上場表演獨輪車和一起跳傳統舞蹈是我最高興的時刻。四年級黃子容說,午餐讓我特別有深刻的印象,因為這和我們平常吃的不一樣,是排灣族的傳統食物喔!四年級蔡燁陞說,雖然好累,但我學到了許多排灣族的文化,真是不虛此行。
明德國小馮校長表示,琉璃珠製作、射箭體驗、排灣族傳統舞蹈,都可以讓本校的學童有更深層的多元文化體驗,城鄉交流也有了更深層的教學相長意義和學習。交流是短暫的,記憶會是永恆的,學習也會一直持續下去,希望兩校可以保持良好情誼,未來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交流。明德國小承辦活動的訓輔主任吳?森表示,兩校的城鄉交流可以透過居住環境、生活習慣和文化體驗,同時也可培養兩校學童愛家、愛校、愛鄉的情懷,這也是環境教育中的一環。
http://takau.org/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399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