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完成午餐桌墊


利用種稻、再生能源和午餐教育的相片做成了午餐桌墊。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小鴨子熟悉環境下田戲水去

這群小鴨子看來已經不陌生這片稻田了,會開始下田戲水、游泳、吃蟲了。看起來真是一片和樂融融的景象。不過,小鴨子會亂吃秧苗,應該是還好。也不清楚是吃秧苗還是吃秧苗上面的蟲??但是我相信應該是比前兩天熟悉環境好多了!!昨天放假又回學校去看鴨子和稻田,也很多到校運動的社區民眾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畫面,鴨子和稻田居然同時再校園中出現,也讓孩子多了另一種體驗。也有家長和小朋友一同在籬笆前圍觀這幅景象,有時覺得真美!也多虧陳先生將長得比較茂密的秧苗分株到較少的地方,這樣會讓稻田看起來比較整齊一些。據陳先生說,來運動的民眾也說稻田長得很快、很好。這應該是有機耕作的好處,稻田的生態也變豐富,常常看到九官鳥在稻田裡吃蟲。我想,這片到稻田是越看越有趣。再過幾天差不多是要再施肥了,是插秧後的25-30天,但陳先生告訴我,他是經驗法則,是看稻子的顏色,而我呢?不懂,只好努力爬文學習囉!來張稻田夕照吧!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小鴨子下田去


今天一早就去稻田看小鴨子,真是可愛呢!一開始還不想下田去,最後被趕下田,還會吃吃蟲、喝喝水,不過可能不熟悉稻田的環境,就不太走動,希望明天會好一點!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鴨子兵報到

今天不在學校,但鴨子兵來報到了。晚上饒夢霞教授來學校進行親職講座,問了一下警衛陳先生,鴨子呢?陳先生:我先關起來了,預防被狗咬走。真是感謝!希望明天可以看看牠們,聽說長得很可愛呢!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國語日報和聯合報 剪報




新增插秧新聞報導網址

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20100315/news/dfzh/860080002010031417542878.htm

Hinet 新聞網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2710841&option=recreation

勝利之聲廣播電台
http://www.e-go.org.tw/victor/news_detail.asp?CateID=1&CateName=?%E5%96%AE??%E5%95%97?&NewsID=11689

曾啟尚老師前來指導

從插秧到現在一共是19天,從插秧後和曾老師一直都是電話保持聯繫,一直希望可以找到秧苗,來填補一點點空缺,因為秧苗好像枯死了。可惜的是沒辦法,因為南部一期稻作的時間比較早,美濃地區最後的秧苗都給我們了,而且若是品種不一樣的秧苗,也是很麻煩的。今天曾老師來看,一直納悶說為什麼秧苗會枯死,他也一時無法解決,可能的原因是肥料太鹹的關係。有一區就像是被狗啃過的一樣,東一塊西一塊的,實在不好看。權宜之計就是將那些長得比較好的,長得比較密集的秧苗分株後重新插秧,就這樣子試看看。也許經過這樣處理,整片稻田看起來會好看些,在這裡也要謝謝陳先生答應幫忙分株。曾老師還說現在這個時候稻田的水可以高一點,一次灌滿然後再讓水漸漸的消沈後,再一次的灌水,這樣重複會讓秧苗長得更好。還有,因為是用有機種植的方式,稻田的生態也漸漸的豐富起來。插秧的25天後可以看看秧苗的狀況是否再進行追肥的動作。
明天鴨子就要進到稻田了,希望可以安心長大和稻田共同生長茁壯,也謝謝富全大哥的鼎力協助,讓鴨舍可以完成。
其實從行政辦公室二樓往外看稻田,有時覺得真好、真美!希望水稻田也可降低一點學校的溫度,和吸收飛揚的塵土。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鴨舍

為了迎接鴨子加入明德稻田,所以拜託萬能的技工富全大哥幫忙訂一間鴨舍。昨天在電話中拜託他,今天就開始動工了,看了心裡真是超感動的。也感謝春華愛心捐獻鴨子六隻,讓稻田可以實現鴨稻共生的理想。這是眾人的力量,稻田只是一個源頭,一個集合眾人的媒介,相信會越來越好的。另外,秧苗也日益茁壯,真好!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鴨稻共生

上網查了一下「鴨稻共生」要用合鴨的小鴨子,約二星期大的。剛好配合從插秧算起的十四天至二十天。鴨子在稻田的時間約三個月剛好稻子開始抽穗,就應該把鴨子趕出稻田了。鴨子是不吃禾科植物,而且在稻田裡走動會採出泥漿,會將稻田中的雜草採入泥漿中並使無法行光合作用,所以雜草也無法猖獗。再者,鴨子會吃到福壽螺等害蟲,會讓稻子長的更健康茁壯,也可減少使用肥料,因為鴨子的便便就是最好的天然有機肥。綜合上述的原因,相信未來這群鴨子兵將會是我們的好幫手,期待喔!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籬笆OK

一連好幾天都沒回學校看看秧苗,心中倒是惦記著。三天的畢業旅行,二天的連續假期和一天的採購法研習真是讓我號生掛念。不過,今天一早看到秧苗長大了,心中盡是欣慰。好險,大部分都有挺過這一波寒流,雖然有些依然營養不良,不過卻也是滿足了。真是期待漸漸長大,也一帆風順。
計畫是要「鴨稻共生」所以請富全大哥圍了籬笆,今天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要準備鴨子了。看來我得好好的研究一番了。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990304插秧新聞稿連接網址

聯合報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37952
聯合新聞網 http://www.udn.com/2010/3/4/NEWS/DOMESTIC/BREAKINGNEWS3/5454361.shtml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http://web.ner.gov.tw/culturenews/culture/culture-detail.asp?id=108822
國語日報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5985
大紀元週報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3/4/n2835347p.htm
壹凸新聞 http://news.e2.com.tw/utf-8/2010-3/116424.htm
愛高雄一萬個理由 http://www.10000.tw/?p=5929
台灣時報 http://www.twtimes.com.tw/html/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82348
真晨報 http://60.249.180.196/chinanews/2010/03/04/09/035.php? news_no=2010030409035&screen_width=1600&screen_height=1200&sunny=1&sunny_wtt= 俊逸文教基金會 http://www.e-go.org.tw/e-go/news_detail.asp?CateID=1&CateName=%A7Y%AE%C9%B7s% BBD&NewsID=11689

野放蝌蚪

今天和鍾主任去左營國小撈蝌蚪,希望可以替水稻田增添一些生態。不過,據警衛陳先生和技工富全大哥說,不用放蝌蚪就有青蛙的叫聲了,真希望蝌蚪可以順利長大,替水稻田建立另一個生命型態。還有,這幾天寒流來襲,希望脆弱的秧苗可以順利渡過難關,也可以順利的長大。雖然明天要和六年級去畢業旅行,但是還是會惦記著這片水稻的。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以下為這次插秧活動的新聞稿,請大家說說插秧的心得吧!

高雄市明德國小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學童種稻體驗之「讓我們插秧去」

明德國小配合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辦理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學童種稻體驗,今年在學校的中庭草地上,建立了一片屬於明德國小師生的水稻田。三月四日星期四是插秧的大日子,象徵著明德國小的水稻田要開始有了新的生命。藉由學生的雙手親自下田插秧,體驗稻子成長的完整歷程,也成就了一份生命的感動。

插秧典禮前要舉行祭拜土地公的儀式,由校長恭讀祭文及與會來賓一起祭拜,祈求風調雨順,稻子成長順遂。之後也由六年級學生邱琬葳和柳翰諠率領全校學生用國台語雙聲帶宣誓,內容為:
我們要保護這片土地,用有機的方式種作。
我們要負責照顧我們的稻仔。
我們要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
毋驚風吹日曬、毋驚流汗。
我們要尊敬種田人,不打損每一粒米。

接下來由在場的貴賓和長官贈送耕田四物給學童,鋤頭代表勤奮努力,踏實深耕;斗笠代表不怕日曬雨淋,吃苦耐勞;鐮刀代表善用工具;書代表吸收新知,運用科技有機栽種。

插秧典禮是敬天、愛物和大自然共生共存的一個表現,希望透過插秧典禮的過程,教育學生愛物、惜物的情操和精神,更是學童種稻體驗的另一種意義。插秧典禮後邀請在場的民意代表、及社區里長和家長及四、五、六年級學生共同下田插秧。學校邀請美濃產銷班班長曾啟尚老師說明插秧方式,農糧署高雄辦事處孫主任亦當場示範插秧。六年級學生邱琬葳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課程,會讓我們更加清楚稻子的成長過程和其中的辛勞。很期待秧苗可以長成稻穀,歡欣的收割。因為這代表我們的成果和努力。五年級學生王凱琳說,雖然泥巴地很難走,但是卻讓人難忘。相信在努力的插秧後,我們會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這一片稻田。四年級學生林家儀說,雖然水稻田非常泥濘、非常難走,但相信我們的辛苦會有收穫的。四年級學生任家駿說,我有幫忙搬秧苗給同學,原來下田插秧也是需要團隊合作的。

原本在旁觀禮的一至三年級後來也忍不住下田插秧。三年級學生鍾承翰說,這是很棒的活動,看到自己插的秧苗很高興。另一位三年級學生李彥翰說,雖然我沒有下田,但是我在稻田旁邊可是一位稱職的小攝影師,我拍了好多相片。一年級方言睿說,我很期待插秧的日子,終於下田插秧了,雖然只有插一株,可是真的很高興。

黃石龍副議長表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體驗活動,他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種田,讓學生有這種體驗是很好的教育活動。林瑩蓉議員表示讓學生可以親手下田插秧,是讓人感動的。陳麗珍議員表示,相信明德國小辦理這樣種稻體驗活動,一定會讓老師、家長和學生更有向心力,也更有一番新的學校風貌。張顯耀立委和黃昭順立委服務處主任和社區的明建里劉里長、路東里黃里長、廍南里陳里長、廍北里鄰長也一同表示這是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也令人想起過去的辛勞。希望小朋友可以體會愛惜萬物真愛大地的道理。

馮綉雯校長表示,學校中庭草地變化成水稻田,是學校空間的創新變化和利用。而學童的種稻體驗則是讓學生可以從親手種稻的過程中去體驗「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相信透過這樣的種稻體驗活動,學童可以對生命有更加不同的體會,讓都市的孩子有另一種生命的學習。

這樣活動將持續四個月,從插秧、孕穗、抽穗到收割,相信會讓學生有完整的生命體驗歷程。學校也將辦理相關米食推廣活動,一同讓學生深度認識米食,體驗米食文化之美。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用腳踩泥巴整地

2/28第一次用腳踩泥巴是什麼感覺呢?說說看吧!你對星期四的插秧有什麼期待呢?